导航:首页 > 旅游攻略 > 河南如何发展博物馆旅游

河南如何发展博物馆旅游

发布时间:2022-09-23 02:42:04

⑴ “文博游”未来可以挖掘出哪些可能

文博游发展的基础是博物馆周边文创产品的销售。国内的大型博物馆大多是国有,盈利预期不高,且大多免费开放,收入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就是文创周边。

这些年做的最好的还是故宫博物院,从纪录片到口红,各种出圈。其他的博物馆就鲜有报道。原因推想,大概还是故宫地位崇高,门票丰厚。紫金城飙跑车的业务也可以拓展。
目前看来,文博游可以拓展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性亲子游。去城市游时,逛一个博物馆往往半天为限,对于省博之类面积广大的博物馆,成人逛一遍也是十分吃力的,逛半天就需要吃饭,因此博物馆内可以在休息区设置咖啡厅,提供一些下午茶之类的餐点。一个城市内的多个博物馆可以联合布展,各展馆在假期,定期且同时更换展品,举办专题展。应该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真赚钱的还是文创,这就真考验设计者的能力。以前去逛一些博物馆的文创店,即无关联,又无新意,比如洛阳博物馆里卖建盏。能推出独有的文创产品,才是促进文博游的关键吧。

⑵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是经河南省编制委员会豫编[2001]19号文件批准,由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图书馆、资料馆、地质博物馆新组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全省地质博物管理及布展工作;负责土地、矿产资源资料、档案等工作。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省国土资源的对外窗口,是国土资源科普知识教育及土地、矿产资源资料、档案等管理的重要场所。现有馆藏化石、岩石及各类矿物标本5000余件;馆藏各种地质资料7114套;馆藏中外文图书文献资料9万余册。地质博物展布工作现设有金属矿产室、能源矿产室、非金属矿产室、药用矿物室、岩石矿物室、古生物室、宝玉石室7个展室及电影室,展出各类矿物岩石标本2193件;地质资料管理涵盖了全省地矿、有色、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各行业历年的地质成果报告资料,目前分设战备库和对外借阅库,并正在进行地质图文资料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地质图书文献现有馆藏自然科学类图书6万余册,其中包括1935年以前的地质专业文献5000余册,以及社会科学类图书3万余册。
展馆内展示有亚洲体腔最大最重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数十件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恐龙,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典藏和展示了河南几乎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标本,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和数百件珍稀实体精品标本。展厅内循环播放有针对河南地域特色原创的《地质河南》、《矿业河南》、《走进河南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富集之谜》、《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维动画影视、幻想;《大陆漂移》、《地质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球的生物进化》、《恐龙世界》等18部多媒体查询系统,科学内容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还设有《有奖知识问答》、《河南地质遗迹搜寻》、《寻找宝藏》、《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场、金矿采铜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
新建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社会公众为主体,青少年和资源环境相关业务人员为侧重点,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她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河南特色的全国省级一流的地质专业博物馆;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游览胜地;是集科研、科普、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

⑶ 河南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河南新郑一绅士李锐打井,无意间打出一座古墓,发掘出100多件青铜器。北洋陆军14师师长闻讯后向吴佩孚驰报。吴佩孚命令该师长将出土文物运至开封妥善保管。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为了更好的保存这批文物,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 7月,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筹建于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是为河南博物院发轫之始。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同时划拨刘师古堂充公遗产的一部分为专款,限期开放。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文明、激增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办院宗旨,广泛征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生理卫生等方面的实物料。10月10日,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陈列展览。
民国十九年(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教育机关,直属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教育厅委任关百益为馆长,并收回民众师范房舍为古物陈列室。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又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其中明确博物馆的宗旨为:“一、发扬固有文化;二、提倡学术研究;三、增长民众知识;四、促进社会文明”。同时设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两个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组成的7人理事会,将原民族博物院的19个陈列室调整为7个,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饰和模型,充实了历史文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24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确保文物安全,于将原河南博物馆所藏文物精选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装68箱,用了三天时间运往汉口法租界租房保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汉口沦陷之前,这批文物又被迫转移至重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河南博物馆被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下设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刚为接收委员,接收了日伪当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但终因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严重匮乏,经费拮据,博物馆步履维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古都开封。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以赵干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饬馆务。
1949年11月,国民政府将存放于重庆的原河南博物馆文物中的珍贵文物5119件,图书1450套(册)装38箱与国立故宫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一起运往台湾,后成为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的主要藏品,其余30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 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厅厅长乃生兼任馆长,开始组织人员,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舍、设施,进行业务活动,博物馆再次出现生机,蓬勃发展。
1953年,根据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河南省博物馆被确定为地志性博物馆。
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新省会郑州市的人民路11号。
1966年,博物馆组织瘫痪,业务荒废。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博物馆重新恢复运营。
1991年秋,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筹建新馆舍。
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馆。
1998年,河南省博物馆从郑州市人民路迁至郑州市农业路更名为“河南博物院”,而成为国家级博物馆。
1998年5月1日,河南博物院落成开放。
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实施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

⑷ 河南省博物馆介绍

河南博物院(HENAN MUSEUM)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定在开封,1961年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文物藏品13万余件。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⑸ 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3篇

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 范文 1: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院之一。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1927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极力主张下,成立了"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馆址设在开封市三圣庙街。1928年5月,更名为民族博物馆。同年10月举办《民族模型陈列》正式对外开放。1930年12月1日,复名"河南博物馆"。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 教育 厅颁布"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明确了博物馆的性质,设置了机构。

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馆藏主要文物5678件,辗转运至重庆。日伪时期,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1940年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馆"。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携5119件文物运往台湾。

1948年,开封解放,本馆获得新生,举办了一些专题展览。1953年,中央 文化 部明确本馆为地志性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随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人民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河南省博物馆通过捐赠、发掘、调拨等,进一步充实了文物藏品,为配合社会主义建设举办了许多陈列展览,并在科研等方面成绩显着,成为全国着名博物馆之一。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投巨资3亿元人民币,在郑州农业路建设新馆,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新馆于199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5年来,在院党委的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本院在陈列展览、文物 收藏 、科学研究和群众工作等方面都做出了显着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范文2:
南博物院(Henan Museum)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始建于1927年,1998年5月1日新馆落成开放,馆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河南博物院展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多来自于20世纪初安阳、淅川、洛阳、商丘、开封、三门峡、辉县、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数量达13万多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博物馆,也是一座凝聚了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标志性建筑。

主展馆主体建筑以元代古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位于河南登封)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冠部为方斗形,上扬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墙面为土黄褐色,取中原“黄土”“黄河” 孕育了华夏文明之意,主馆正面从上至下有浅蓝色的透明窗与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主馆后为文物库房。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博物馆,它包括广场、序幕大厅、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陈列馆、文物库房、学术 报告 厅、电教楼、观众参与和娱乐厅、观众餐 饮茶 座、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河南博物馆室、纪念品商场、广播室、计算机中心、文物保护中心,图书资料馆和培训服务楼等部分。建筑群外部还设计有40%左右的园林绿地,形成“馆中园、园中馆”的优美格局。
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范文3:
河南博物院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所国家级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国家级重点博物院之一,前身是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是中国近代较早创立的博物馆,自民国十六年在冯玉祥的主导下建立,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大陆的河南博物院馆址几经变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新馆于1997年开放,馆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

⑹ 中原大地,“豫”见河南——河南博物院的40件馆藏珍宝(上)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文件规定,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馆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经对全国博物馆进行评估,最终明确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 历史 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这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均处于中国 历史 发展和文化 旅游 的核心地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反映中国文化价值,并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博物馆。

以下就对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四——河南博物院的40件重要馆藏文物(上)进行介绍。

贾湖骨笛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被称为“中华第一笛”,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1987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M282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支贾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莹亮洁,近乎可与美玉争辉,在目前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这一遗世精品可遇难求,堪为“中华第一笛”代表作品,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国宝级文物。。

此壶高20厘米,是由造型相同的两个壶体连为一体,腹部连接处有一椭圆形孔相通。壶喇叭口,束径,鼔腹,小平底,一侧有半环状器耳。壶为泥质陶,通体施棕红陶衣,颈部至底部之间绘黑彩横平行线纹,一侧绘有15条,中绘竖短线;另一侧只绘有14条,在平行线中绘斜竖短线。专家考证,彩陶双连壶为神圣礼仪之用品,乃民族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是和平、友好、相敬、相亲的象征。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壶造型别致,构思新颖,彩绘线条古朴流畅,风格独特,对研究原始 社会 的生活习俗和制陶艺术有重要价值,极有可能就是交杯酒的鼻祖,被誉为中国古代彩陶之冠,国宝级文物。

此鼎又称杜岭二号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公斤。此鼎形制与杜岭一号方鼎相同,器身呈斗形方腹,口沿有凸棱稍平外折,方唇,两侧沿面上有对称的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凹槽内有三道圆拱形凸棱纹。鼎腹四壁偏上部装饰带状饕餮纹八组,其中四壁中间和四个转角处各有一组。1974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杜岭商城遗址,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鼎形体厚重,纹饰神秘庄重,当属王室重器,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 历史 ,是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也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之一,国宝级文物。

此罍高24.5厘米、口径13厘米,整体器壁较薄,敛口,沿外翻,长束颈,折肩,深腹下收,圜底,高圈足。束颈上部外撇弧度较小,下部外撇弧度较大;折肩较宽,肩与器腹交汇处有一明显的折线;圈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较宽,外撇弧度较小,下部分较窄,外撇弧度较大,上下两部分连接处有一很窄的折边。铜罍颈部上端装饰较紧密的凸弦纹三周;弦纹下等距离装饰三个龟形图案,龟形图案整体象一乌龟,头似商周青铜器上常用的蛇头,背部装饰一圆涡纹,四足呈云纹状,尖尾;肩部与颈部连接处饰斜角云雷纹带一周;腹部纹饰由上下较窄的云雷纹带和中间较宽的兽面纹带三部分组成,兽面纹带由三组近似的兽面纹饰组成,兽面的眼、眉、鼻和口皆微凸出器面;圈足上部有相距较宽的凸弦纹两周,等距离分布的三个十字形镂孔将两条弦纹打断。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罍腹部范缝痕迹明显,范线皆穿过三个十字形镂孔,是研究早期青铜器范铸逻辑的重要实物资料,是目前已知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青铜罍,是商代中、前期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具有极高 历史 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尊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鸮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粗壮的两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整体以雷纹做衬地,蝉纹、双头夔纹、饕餮纹、盘蛇纹等交互使用。喙的表面和胸部饰蝉纹,颈两侧各饰有一条一身两头的怪夔,两翅前端各有盘蛇一条,蛇头呈三角形,蛇尾向尾部延伸与翅平行。颈后部、盖面饰饕餮纹,鋬下、尾上有鸱鸮一只。盖下边沿有内折的子口,可与器口相合。器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尊造型实用、纹饰精巧,纹饰繁复不穷,使人叹为观止,生动的造型配以繁缛的纹饰,把丰富的想象力与合理的夸张相结合,蕴含着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 情感 和审美观念,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鸟形铜尊,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上乘佳作,国宝级文物。

此器通高36厘米,通长46.5厘米,重8.5公斤,整体呈牛形,带盖,短流,扁圆形矮圈足,后接牛首鋬。从整体看,前足为蹄,前视如牛马,昂首而立;后足为爪,后看似鸱鸮,敛翅挺胸。前部似牛呈立兽状,头上有卷曲的犄角,中脊至尾为卷龙纹,后部呈鸟状,足为两蹄两爪,尾部有兽首形扳。周身满布夔龙纹、鸟纹等神秘动物纹饰,于厚重之中更添华美。器内底及盖内铸“后母辛”铭文。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器设计巧妙,造型奇特,纹饰精美,牛、鸮合一的造型充满想象的张力,瑰伟奇丽,是妇好去世后其子辈专为妇好所铸的祭奠用器,对于研究商晚期青铜铸造、礼仪制度、王室传承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此器通高24厘米,长31.8厘米,圆簋形,侈口,鼓腹,圈足,一侧向上斜伸出宽短流,与流对应的一侧置半环形兽首鋬手。上置器盖,盖呈龙首形,龙头为圆雕,长颈鹿角形双角,臣字形目,圆突睛,大弯勾形眉,面目祥和。双角之间向盖面浮雕出龙身,绕盖钮盘旋一周,长尾内卷,前部伸出双足,四爪锐利。在此龙外围又浮雕2龙,绕盖半周。3条巨龙张口舞爪,盘绕于盖面,显示出匠人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长子口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觥造型奇特,极为罕见,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装饰手法纯熟灵巧,是西周早期较为独特的作品,其铭文“长子口”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对研究长氏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国宝级文物。

此像高5厘米,宽2.5厘米,厚2.8厘米,从正面看为一“虎首人身”形象,人物造型呈跽坐状,虎首高昂,大口暴张,牙齿清晰,上下各七齿,上边齿呈倒钩状,小鼻,双鼻孔,长圆形双目,虎视眈眈,半圆形双耳。虎头以下为人身形状,体向前倾,跽坐,双手扶膝,五指向下,未露足趾似着鞋,身着衣。从反面看,整个背面(人物的背部)呈鸱鸮形,鸮呈蹲立状,虎之双耳为鸮耳,耳后倾,大勾鼻,圆目突睛,喙下一圆孔。人背作鸮身,人之胳膊作双翼,人之双足作鸮足,昂首挺胸,怒视前方。1997年出土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长子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像体型很小,能在其上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虎首、人身、立鸮三种形象本已难得,加之三种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体造型流畅协调,丝毫没有突兀感就更属罕见,此器在造型、雕工、创意等方面均属商周圆雕玉人中的杰作,对研究殷周之际的 历史 具有重要意义。

此件骨排箫上端平齐,下部由短到长倾斜,由长短递减的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造型轻灵。其编管规范、选材精细、制作精良。吹奏时,应左右手各执于一边,低音(长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箫的吹孔,多数为敞开的圆孔,吹奏者可根据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对乐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进行调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阶式旋律。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件骨排箫是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四件骨排箫中保存最为完好、骨管数目最多、最为精致的一件,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骨质排箫,填补了我国排箫只有甲骨文记载而无实物的空白,国宝级文物。

此簋通高16.5厘米,口径17厘米,圆形敞口,斜方唇,短颈内束,浅腹,腹外鼓且略下垂,腹部一对龙首形耳,耳上端位于颈部,下端位于下腹部,耳下垂珥,矮圈足略外撇,内附接一喇叭形支座。颈部饰两组共八个以细雷纹为地纹的夔龙纹,每组的四个夔龙纹各以一浮雕兽首为中心,分列两侧,位于同一侧的夔龙纹前后相从,皆面相兽首。簋内底部铸有8行共74字铭文,铭文表明作器者是柞伯。柞伯簋造型别致,敞口、卷沿、束颈、垂腹、斜直矮圈足并配以喇叭形支座的造型,在目前已发现的商周铜簋中绝无仅有。1993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242号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簋制作精细,装饰纹样布局合理,对称庄重,线条自然流畅,轻盈飘逸。铭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记叙文,记录了周康王在周都举行大射礼的过程,字体秀丽而,布局紧凑却,堪称早期书法珍品,为研究我国古代的射礼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此盉通高25.2厘米,长31.8厘米,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盖内有阴刻铭文43字,笔画均匀,字迹清晰。铭文记述应国使者“匍”到氐这个地方探访邢国的国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员会见了他,并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后来匍用邢公所赐的铜做了这件盉,以作纪念。之所以设计为鸭形事出有因,它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制造,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鹅之类造型的器物。1988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盉构思巧妙,造型优美,极富想象力,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匠心独运,铭文印证了古文献中应国和邢国存在的真实性,堪称是一部中国早期的外交史,是一件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善结合的绝妙佳作,令人叹为观止,蕴含着艺术氛围,是研究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的实物资料,国宝级文物。

父乙角共出土两件,西周早期,此件高29厘米,口长20.3厘米、宽9.8厘米,上有盖,盖顶有脊,脊的中部有桥形钮。器口呈橄榄形,颈部收敛,腹壁微鼓,一侧有首状,圜底,三棱锥状足。盖与器身饰以雷纹衬底的饕餮纹与蕉叶,盖内与器身壁对铭12字:“晨肇贮用作父宝尊彝册”。作为酒器中的一员,传世和出土的青铜角数量很少,且由于青铜角流行的时间短,仅见于商末周初,出土器物较小。1986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狮河港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器通体乌黑发亮,黑漆古状,观赏效果极佳,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铭文清晰,具有重要的 历史 价值,是目前已知角器中尺寸最大、纹饰最美、铭文较多的角,被专家誉为“西周第一角”,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此剑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剑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内,剑外有丝织品包裹的痕迹,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节分明,玉质细腻,温润光滑。剑柄中空,里面插有铜制的芯,连接剑身和剑柄。经过专家研究,铁剑是一块炼渗碳钢,而炼渗碳钢就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而成,所铸器物也因此更锐利、坚韧。1991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号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剑制作精美,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距今已有2800年,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国宝级文物。

缀玉瞑目,也称缀玉面罩,由印堂1枚、眉2枚、目2枚、耳2枚、腮2枚、胡须2枚、鼻1枚、口1枚、下颚1枚,共14枚形同五官的玉片合成五官七窍。组成缀玉瞑目的这些玉片除象征下颚的玉璜之外,绝大多数是用其他旧玉器改制而成的,部分玉片改制时还精心保留着原玉器的局部纹样。缀玉片皆由新疆和田青玉制成,少数尚可看出原浅冰青色或深冰青色,但是由于墓内填土或积水的长期侵蚀,绝大多数因受沁,致使或全部或局部呈黄白色、灰白色或土黄色。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2001号虢季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套缀玉瞑目保存完好,共有58片玉器组成,是目前在西周时期墓葬发掘中所能见到的结构最为完整、形制最为规范、工艺最为考究的缀玉瞑目,为我们探讨西周时期的殓玉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研究我国的玉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国宝级文物。

这套组玉佩通长约87厘米,由七件大小递增的玉璜由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递增,各璜之间以左右对称的双排两行玛瑙与琉璃串珠连缀而成。上部由一件人龙合纹玉佩、18件玉管与分别两行12组的103颗红玛瑙珠相间串联而成;下部由七件自上而下大小依次递增的玉璜与纵向排列成双排四行相互对称的20件红色圆形玛瑙管、117颗红色玛瑙管形珠、108颗浅蓝色菱形料珠相间串联而成。这种大型的组玉佩在中国考古发现中也不多见,为研究中国古代玉器的种类、用料、工艺和古代的礼玉制度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1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号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套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是虢国君主虢季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代表着西周贵族的佩玉风格,是西周时期玉佩的典型的代表,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周代组玉佩中形制与联缀方式最为规范完备的一组,充分反映西周时期的佩玉制度,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制玉的高超工艺水平,国宝级文物。

此壶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其腹部攀附着几条蜿蜒飞动的应龙,正缓缓向上移动。有的是以鸟兽合体的形式表现,虬屈蟠绕,布满壶体。壶颈部四面均有龙形耳,两正侧面作回首反顾的龙形构成铜壶的双耳,有花冠形角,体积较大较长,冠与身躯均有镂空的精美花纹。壶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饰的有翼小龙,兽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状。圈足下有两条勾首顾盼的龙,身作鳞纹,弓身卷尾,头转向外侧,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龙与壶体上所附饰的龙、兽向上攀缘的动势,相互应和,在视觉上给人以壶身轻盈的动感。1923年于河南省郑州新郑市李家楼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壶纹饰构图极为复杂,设计非常奇妙,铸造技艺卓越精湛,反映了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展现了春秋时期郑国工业 科技 水平特别是青铜铸造水平在当时独领风骚的一面,是全国已出土青铜器的稀世珍宝,国宝级文物。

此器身为长方形,通高28.8厘米,通长131厘米,通宽67.6厘米,重94.2公斤。铜禁整体由三层粗细不同的铜梗相互套结,纤细精致,似焊无焊缝,似铆无铆痕,通体镂空透雕云纹。禁为承置酒器的案,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通透性较好,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另外有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其器身由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这些铜梗共分5层,最内较粗的一层是梁架。每根梁架两侧伸出多处支梗,犹如古代建筑上的斗拱。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云纹铜禁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 历史 向前推进11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国宝级文物。

王孙诰编钟一组26件,最大的一枚重152.8公斤,最小的重2.8公斤,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钟身呈合瓦状,舞中有柱形甬,甬下部有环带形旋及长方形斡。钟腔正背两面共有柱形枚36个,口为弧形,内壁口边有调音所致的锉磨痕迹。这套编钟是王子午的儿子王孙诰为其父亲所铸造的礼乐之器,其充分体现了作为楚国皇室的威严、古朴、辉煌、凝重之大气。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套编钟铸铭17篇,长达117字,是目前所见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一套青铜打击乐器,比湖北曾国墓中的编钟要早一百多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艺术魅力,是研究中国音乐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国宝级文物。

此鼎通高62厘米,口径62厘米,匕长63厘米,为淅川下寺楚墓2号墓出土的7件列鼎之一。此鼎侈口,立耳外撇,束腰,鼓腹,平底,兽首蹄足,器身有六条怪兽,昂首卷尾,攀缘附壁,器表装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麟纹。器内壁及底部有铭文14行84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誓。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我为准绳。“王子午”即文献所载楚庄王之子,字子楚,楚康王时为令尹。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2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器造型精美合度,气宇轩昂,其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生动的装饰,反映出楚文化特有的艺术之风,是已知春秋中晚期最具有楚国风格的典型铜鼎,六条怪兽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与科学价值,鼎内鸟篆铭文,书体纤秀隽美,有明确的人名和纪年,为研究楚国 历史 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壶通高79.2厘米,颈、肩、圈足饰蟠虺纹和云雷纹。颈部附龙须双耳。盖饰镂空夔龙。从口沿到底座的整体线条收放自如,龙耳方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壶盖饰镂空夔龙纹,颈部铸接双龙耳、下有双虎俯伏承托全器,形象生动怪异,使庄严的器形蕴含着生机和旋律感。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壶造型奇特,形体雄伟,与郑公大墓的莲鹤方壶一起,一南一北,堪称春秋方壶的绝代双骄,此壶将楚人的极尽巧思彰显的淋漓尽致,堪称精品,是楚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⑺ 河南郑州历史博物馆简介

一、从河南博物馆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早在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同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即今开封市三圣庙街),是为河南博物院发韧之始。
然而,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馆,从其诞生之日起,便随着时局的动荡,走上了一条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为表现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同时划拨 刘师古堂充公遗产的一部分为专款,限期开放。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文明、激增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办院宗旨,广泛征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生理卫生等方面的实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况下,大量运用模型等手段,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陈列展览。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教育机关,直属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教育厅委任关百益为馆长,并收回民众师范房舍为古物陈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又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其中明确博物馆的宗旨为:“一、发扬固有文化;二、提倡学术研究;三、增长民众知识;四、促进社会文明”。同时设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两个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组成的7人理事会,将原民族博物院的19个陈列室调整为7个,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饰和模型,充实了历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间,是河南博物馆空前发展的时期,藏品中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精致,具有河南地方特点,而且涌现出以关百益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此,河南博物馆名声鹊起,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入。为避免文物被毁,馆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运重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40年日伪期间,河南博物馆被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下设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刚为接收委员,接收了日伪当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但终因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严重匮乏,经费拮据,博物馆步履维艰。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了古都开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文博事业,立即成立了以赵干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饬馆务。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厅厅长曲乃生兼任馆长,开始组织人员,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舍、设施,进行业务活动,博物馆再次出现生机,蓬勃发展。
1953年,根据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河南省博物馆被确定为地志性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有了较好的陈列展览场地。然而,正当博物馆有计划、有秩序地全面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馆组织瘫痪,业务荒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博物馆渐入佳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进入80年代,博物馆力量不断壮大,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设立了陈列部、保管部、社会教育 部、图书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编辑部、办公室、行管科、保卫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博物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沧桑更迭。历史的车轮驶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带动了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由于河南省博物馆建筑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突击在郑州兴建的,它无论在建筑形式、建筑规模、还是在内部设施上,都很难适应今天博物馆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八五”期间在省会郑州建设一座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博物馆。1991年秋,根据李瑞环同志的有关指示,经原省委书记侯宗宾、原省长李长春等领导同志的积极争取,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筹建新馆舍。
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 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分布有电教楼、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培训楼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 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按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新馆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内有自动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物保护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设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
二、从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这就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河南博物院创建之初,就十分重视文物的征集工作,但由于当时缺泛经验,博物馆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征集藏品往往是单纯的"网罗珍奇",藏品颇为复杂,而且良莠不齐。
1930年至1936年间,是旧河南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的繁荣时期,无论是在藏品的征集、整理或在对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关百益先生的带领下,先后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员会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郑出土的春秋铜器,1925年11月鄢陵城关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阳等地的历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后征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书画及现代艺术品,从而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主动进行了几次田野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这个时期拥有的藏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精,弥足珍贵。如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大型列鼎、王子婴次炉、编钟等;登封县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刘根造像碑、魏志8种、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铭、唐代泉男生墓志、宋代二体石经、金代进士题名碑等。正因为拥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国博物馆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国外也深受赞扬。当时曾有这样的评论:“统中国博物馆所藏物品,除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和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挑选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分装68箱运汉口,存放于法国租界。1938年9月,随着国内形势日趋危急,存放于汉口的文物又辗转运至重庆,从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坏。而存留于开封的文物,在开封沦陷后,大部分铜器、铁器下落不明。存放于重庆的68箱文物,于1949年11月,由国民党政府挑选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图书1450套(册)运往台湾。至此,河南博物馆元气大伤,苦心经营20余年的文物大馆,已无精品可言,博物馆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得天时,占地利,重整旗鼓,大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通过调查、收购、接受捐赠、发掘、拣选、调拨等,很快恢复了元气。而且,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为止,馆藏文物达十万件,特别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陶瓷器,享誉世界,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如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出的新石器彩陶、临汝出土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郑州窑藏青铜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青铜器、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铜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铜器、扶沟出土的楚国金银币、洛阳唐三彩、汝瓷、钧瓷等。另外,从1954年开始,博物院还曾多次派出征集人员,分赴革命老区,进行调查访问,征集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同时,还接收了省军区、省民政厅等单位拨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其中有许多珍品,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新青年》杂志、《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
近十年,随着文物工作的不断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终于重见天日,再现风采。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设,发挥河南文物大省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再现灿烂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厅、文物局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又陆续从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单位征调一大批文物精品。这些文物精品,犹如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颗颗明珠,放射出斑斓璀灿的光华,它必将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无数海内外的观光客。
三、从《民族模型陈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陈列展览是各项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河南博物院创建伊始,就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民族博物馆"时期的《民族模型展览》,是河南博物院历史上举办的第一次陈列展览。陈列以塑像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后,引起了当时开封各阶层和市民的轰动,"参观者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馆"时期,在广泛收集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类自然标本的基础上,先后开放的陈列室有13个。如安阳殷墟出土器物陈列室、新郑古器物陈列室、洛阳古物陈列室、岩石陈列室、民族模型陈列室、开封相国寺旧藏文物陈列室、石刻室、藏经陈列室、植物、矿物标本陈列室、书画陈列室等。由于当时的陈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论"的思想指导下,采取器物堆砌的办法,陈列质量较差,但仍能看出当时的"河南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馆藏文物精品运抵重庆后,开封本馆所属藏品仍继续陈列开放,但数量和质量均大为逊色。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博物馆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40年日伪统治下,把博物馆改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才将原陈列开放。
解放后,河南博物院获得了新生。1949--1961年间,除举办《河南自然环境与资源》、《河南历史》、《河南革命文物》三个基本陈列外,还举办展览数十个,内容多数与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运动有关。如《从猿到人展览》(1950年)、《镇压反革命展览》(1951年)、《伟大祖国展览》(1952年)、《青铜器展览》(1952年)、《历代服饰展览》(1954年)、《肃反展览》(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间,是河南博物院稳步发展的时期,也是举办展览较多的一个时期。迁郑之初,立即与省文物队联合举办了《河南省历史文物展览》,展出文物2000余件,每天观众如潮,川流不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1963年举办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览》、以实物、图片、绘画、文字等较为系统地再现了河南革命斗争史。1964年,在原有《历史文物展览》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研究、设计、制作,举办了迁郑后的第一个基本陈列--《河南历史陈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历史概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列展览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展览被污为"黑展览"而被查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博物院职工还是以高度的责任心举办了几次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如《抗大校史展览》、《焦裕禄事迹展》、《林县红旗渠展览》、《洛阳煤矿史展览》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说是河南博物院大发展的20年,陈列展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逐步确立了全国文物大馆的地位。首先于1980年重新恢复了《河南历史陈列》。该陈列在"文革"前陈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采用了新的陈列设备和手段,使之更趋于科学化和大众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园地。1981年以来,又先后举办了《河南革命文物陈列》、《古代雕塑艺术陈列》、《古代建筑艺术陈列》、《馆藏明清书画展》、《馆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国青铜器展》等几十个展览,观众人数逐年递增,年平均观众达30余万人次。
尤为引人注目是,通过六年多的酝酿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体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风云》、《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筑》、《楚国青铜器》、《明清工艺珍品》、《恐龙世界》等1个基本陈列和7个专题陈列,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来河南博物院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内容更充实的大型陈列,展厅面积达3200多平方米、展览文物1000多件(套),均属馆藏文物精品,重点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在内容上,一改传统的模式,尽可能地增加了观众参与项目;在形式上,普遍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使观众真正能够赏心悦目;在讲解手段上,配备了电脑控制的自动扩放录音讲解、扩放录像、声控幻灯、感应录音讲解等先进设备,增加了观众参与的一些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文物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创建以来,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这个问题上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如1935--1936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当时河南博物馆选送的新郑出土的8件青铜器,在伦敦引起轰动,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赞扬。70年来,举办和参加的出国展览还有:1980年丹麦、瑞士的《中国珍宝展览》,1985年日本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1986年日本的《黄河文明展》,1987年美国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国汉代文明展,1991年法国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亚的《帝王的中国展》,1993年丹麦的《华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国、德国、瑞士和丹麦的《人与神展》,1998年的《大黄河文明展》等。通过展览,增强了我们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使更多的海外观众进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从《河南博物馆馆刊》到《中原文物》
有着70年历史的河南博物院,不仅是文物荟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解放后的40多年来,河南博物院人才辈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进馆之后,当时的河南博物馆即聘请考古学家关百益为编辑委员,研究考订甲骨文字和各种器物刊印成书。1930年底,关百益先生接任馆长职务,同时成立了研究部,科学研究工作步入正规。据粗略统计,1931-1938年间,河南博物馆出版文物图录和研究着述达一百多册、卷。比较重要的如《伊阙石刻图表》(关百益)、《石华》(关百益)、《殷墟器物存真》(关百益)、《殷墟文字存真》(关百益)、《新郑古器图考》(关百益)、《南阳汉画像集》(关百益)、《河南金石志图》(关百益)、《老君洞石墨撷英》(关百益)、《繁塔石墨撷英》(关百益)、《南阳汉画像汇存》(孙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释》(许敬参)、《馆藏石刻整理汇报》(孙文青)、《河南博物馆自然科学汇报》一、二、三册(傅桐生)等。在研究内容上,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了地方博物馆的优势。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重视实践,研究人员经常走出书斋,亲自参加文物、标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关百益在汲县山彪镇发掘战国墓;1936年春,孙文青参加殷墟第十三次发掘;1936年9月至11月,许敬参、郭豫才等在辉县琉璃阁进行发掘等。
1936年7月,王幼侨任馆长后,为了"阐扬文化,研究学术",创办了《河南博物馆馆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停刊。短短的两年时间,共出版15期,其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真所谓"琳琳琅琅,萃集一堂,遂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观。"不仅能够从中详细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史,而且还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学理论、考古调查报告和考古研究论文,直至今天,仍不失为重要的学术参考资料。
建国以后,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虽然经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考古发掘报告、学术论文数以千计,出版专着目录和普及读物也有几十部之多,比较重要的如《中国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馆编)、《龙门造像题记》(河南省博物馆编)、《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之七)、《中国奴隶社会》(许顺湛)、《汉代叠铸》( 汤文兴)、《中原远古文化》(许顺湛)、《夏文化研究论集》(郑杰祥编)、《中岳汉三阙》(吕品)、《河南汉代画像砖》(汤文兴、吕品)、《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叙录》一、二(孙传贤主编)、《汉画--河南汉代画像研究》(周到、王晓)、《河南博物院落成论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馆主办的全国第一家省级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讯》创刊,已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刊名。刊物问世后,很快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关注。1980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于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20年来,《中原文物》始终担负着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政策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术繁荣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视,已成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汉画、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领域的重要园地,并且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和中国社科类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发行近百期,发表学术论文、考古报告等2000多篇,并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魏晋南北朝佛教学会论文集》、《论仰韶文化》等特刊,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面貌。
从《河南博物馆馆刊》到《中原文物》,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河南博物馆数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同时也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累累硕果的背后,有着河南博物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关百益先生,是30年代着名学者,近代考古学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识渊博,着述宏富,于史学、金石学、考古学、甲骨学、方志学等皆有很深的造诣和卓绝的创建。孙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开辟了汉画研究的新天地,为汉画研究奠定了基础。解放后,河南博物馆更是人才济济。诸如许顺湛、韩绍诗、杨焕成、孙传贤、任常中、周到、王瀛三、张维华、汤文兴、吕品等同志,着述甚丰,在国内乃至国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们有的已年届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在文博战线默默奉献,不知老之将至。更为可喜的是,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带领和鼓舞下,涌现出一大批后起之秀,他们不仅有扎实的文博知识,而且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这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来。
河南博物院辉煌的今天,是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河南博物院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全体职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将会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以崭新的姿态、现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务、优美典雅的环境独领风骚,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⑻ 河南博物院有老三件儿,怎样才能让老文物活起来该如何传播

河南博物院有老三件儿,怎样才能让老文物活起来?该如何传播?点击官网首页进入视频展。通过“中原珍宝”、“红色记忆”等解说生动的短片,让公众可以欣赏到从未见过的珍宝。“中原珍宝集每集讲述一个文物故事,每周出版一次,深受大众喜爱,我们的视频团队也受大陆兄弟博物馆邀请,拍摄当地收藏的文物”,河南省博物馆传播科科长王文喜说。

进入河南省博物馆主展厅,“中国选择中国建都”基本展示,精选了5000多套精美文物,其中包括福号猫头鹰塑像、杜令芳鼎等城市庭院珍品,它完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公众。展柜、展品和展板是博物馆的“三件老展品”。经过五年的全面改善,河南省博物馆于去年全面重开。在过去的一年里,河南省博物馆从“三大文章”中脱颖而出,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运用新技术,开展新的文化创新,成为文化旅游整合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你是如何对河南博物馆进行创新的呢?首先,跟随潮流。传统文化要“智能化”和“动态化”,就必须遵循现代技术手段和表达手段的潮流。例如,河南博物馆以“短片+生动讲解”的形式,带人们欣赏藏在闺房里的珍宝;与数字技术一样,故宫博物院也利用这一技术让雍正兴乐照片等画作动起来,让人们尖叫取乐;另一个例子是综艺节目“国宝”,它将博物馆与电视节目相结合。它不仅以戏剧的形式诠释文物的“前世”,还让“现在”的文物守护者讲述他们与文物之间的故事,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宝。

⑼ 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河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提出来了六大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及调控,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实现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多项有机统一。

(2)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理论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借助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4)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 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6)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针对于国的文化旅游的开发,我们院曾经组织过各个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倘若你想要进行系统的了解,推荐您阅读我们的研究报告:

1、《“情境再现”——文化体验模式创新的“六幕” 》

2、《主题公园成功开发的六大要素》

3、《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

4、《历史文化景点商业物业开发模式研究 》

关于文化旅游的开发,山合水易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典案例: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们提出来了六大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及调控,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实现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多项有机统一。

(2)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理论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需要依靠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借助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4)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 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6)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针对于国的文化旅游的开发,我们院曾经组织过各个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倘若你想要进行系统的了解,推荐您阅读我们的研究报告:

1、《“情境再现”——文化体验模式创新的“六幕” 》

2、《主题公园成功开发的六大要素》

3、《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 》

4、《历史文化景点商业物业开发模式研究 》

⑽ 河南在建一座遗址博物馆,占地多大呢估算投资多少呢

对于河南这个省份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该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优越,身处中原大地,境内交通也是非常的便捷,所以近些年来河南的发展状况也是非常的出众。河南还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省份,境内有很多古都城市,悠久的历史为其带来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当下河南的旅游业发展的也是非常的出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火热,河南对于其境内的文旅资源开发也是非常的重视。

等到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完成之后,将进一步丰富安阳市的文旅资源,丰富了殷墟景点的内容,大家对于该博物馆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

阅读全文

与河南如何发展博物馆旅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4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24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88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36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29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56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75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0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2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89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5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69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0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5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3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4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14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