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旅游业图形标志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1、简介: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2、艺术内涵:
马踏飞燕”是东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在中国雕塑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十分不容易。然而中国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这样一来,以燕衬马,让飞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把一匹静止的铜马塑灵了、塑活了、塑绝了!
马踏飞燕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
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
‘贰’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叁’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寓意什么精神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冲形象上是说,我国的旅游事业开始的时间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快,寄望我国的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马到成功。
‘肆’ 中国的旅游业图形标志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其含义是:(1)天马行空,象征前程似锦的旅游业。(2)马是古代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3)马超龙雀青铜器制品,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伍’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更多关于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455171630782036.html查看更多内容
‘陆’ 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原因:
1、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踏飞燕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文化寓意:
东汉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汉朝政府给马立“口籍”,武帝作《天马歌》,马在各种场合被神化和奉颂。
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汉代的“车马出行仪仗队”和“出行图”在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上是常见题材。铜奔马别具一格,与其他车马相互衬托,体现了墓葬随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汉代开拓疆域,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根据河西汉简的记载:马被广泛地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民族和亲等方面。史料记载,汉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乌孙马,马在汉代可谓战功赫赫,功绩卓着。
‘柒’ 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标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么马,主要有四种说法。一说是“天马”。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早期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马形象:头大,颈粗,躯长,四肢短壮,但骑行速度相对不快。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则不同,它体型高大,腾空飞驰,与汉武帝时从西北引进的“天马”很像。
二说是“神马”。神马又叫“天驷”,骑行神速。唐代诗人杜甫《魏将军歌》称:“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天驷”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称“马祖神”。
‘捌’ 我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马踏飞燕”是东汉铜奔马,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1983年国家旅游局在确定中国旅游标志时,铜奔马形象受到青睐,其“飞奔向前”的姿态,与当时“加速发展中国旅游业”的规划和要求十分契合,最终成了原型文物。
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踏飞燕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玖’ 中国旅游标志的由来,简洁一点
中国旅游标志来自马超龙雀(东汉铜奔马),是一件国家级文物(青铜器)。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相关介绍:
马超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9)什么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扩展阅读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这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被雅称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东汉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胡杨《传世国宝全档案》:“这件铸造于两千年前的青铜骏马,造型生动,比例准确,四肢所呈现出的动势完全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令中外许多考古学家与艺术家叹为观止。
‘拾’ 旅游标志是什么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69年9月在挖防空洞时,在雷台下东南角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 通长40米;
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
1971年9月全国着名考古学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发现铜奔马,称其为"马踏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