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洞庭湖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12.6.1 地史时期洞庭湖区的构造沉降
洞庭拗陷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第二幕(距今约97.5~144百万年),先在桃源—石门一带形成山间盆地,为洞庭拗陷的雏形。燕山运动晚期(距今65~97.5百万年),湖盆发生大面积的沉陷,为湖泊的鼎盛时期。喜马拉雅早期运动(距今约2.48~65百万年),以断块运动为主,凸起区范围扩大,凹陷范围缩小。至晚第三纪(距今2.48~24.6百万年),湖泊全部消失,形成广阔的平原和丘陵地貌。
早更新世(距今0.73~2.48百万年)早期(距今1.61~2.48百万年),盆地开始新一轮的沉降,至早期之末湖盆转为缓慢上升,湖泊萎缩退却,上升成陆。早更新世晚期(距今0.73~1.61百万年),盆地再次大面积沉降,晚期末(距今 0.84~0.88 百万年以后),湖盆转为以上升为主,再次出现洞庭平原地貌景观。中更新世(距今约 0.18~0.73 百万年),开始湖盆沉降,之后,湖盆上升为陆,至中期(距今0.40~0.25百万年)湖盆复又下沉,晚期,湖盆开始上升,至中更新世末(约距今0.18 百万年),湖盆普遍上升成陆。晚更新世(距今约0.01~0.18百万年)早期,整个湖盆上升为陆,形成平原和岗地地貌;晚期(约距今4万年)以来,目平湖凹陷和沅江—湘阴凹陷部分地区再次沉降,沉降幅度不大(20余米),随后又进入上升期(图12-2及图12-3)。
全新世(距今0.01百万年~现在)早期(距今11000~7500年),洞庭湖的水域主要分布在湖盆中部及四水河道的中下游,面积约2000 km2,为典型的过水型湖泊;中期(距今7500~2500年),湖盆进入新一轮沉降过程,湖面范围逐步扩大,面积达5000~6000 km2,此期内至少有四次地壳的升降过程;全新世晚期(距今2500年以来),湖盆进一步下沉,湖泊范围进一步扩大。
12.6.2 近代洞庭湖区河湖变迁
研究表明,近代洞庭湖的变迁和其北部的江汉平原呈消长关系败桥液。无论是洞庭湖区还是江汉平原,距今约2500年到50 年,是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和人为地质作用逐渐加强时期,人为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无序状态的围湖造田,这一时期是创造洞庭湖区的经济文明时期,是奠定“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地位时期。近50 年以来,人为地质作用强烈的干扰了自然地质作用,以围湖造田为主要表现占据了主导地位。根据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并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洞庭湖区曾围垦2962.0 km2 ,其中1949年前围垦1028.3 km2 ,1949年后围垦1933.7 km2。具体围垦情况见表12-4。根据历史文献,近两千年来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曾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体变迁情况见图12-4。
12.6.3 地壳运动对洞庭湖发展演化趋势的影响
全新世以来,洞庭湖进入新一轮湖进发展时期,目前仍处于这一时期的初期阶段,地壳运动总趋势是沉降,但有次级的或次次级的升降波动,且区域上也会表现出差异性。现在,东部和南部湖盆继续沉降,北部华容、南县一带及澧水洪道以西地区主要表现为上升趋势,迫使湖泊东缩南迁西衰,即东洞庭向东退缩,南洞庭向南迁察物移并变窄,西洞庭逐渐衰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洞庭湖的发展演化仍将受这一基本格局的影响。
图12-2 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时期洞庭湖区变迁图
根据洞庭湖的地壳沉降及伴生的阶段性震荡和差异性升降活动,洞庭湖区可划分为以下升降区:(Ⅰ)安乡—白马寺—东洞庭湖沉降区,又可划出东洞庭湖(Ⅰ-1)和白马寺(Ⅰ-1)两个强沉降区;(Ⅱ)官垸—华容上升区,又可划出官垸—大湖口强上升区(Ⅱ-1);(Ⅲ)太阳山—赤山上升区,又可划出太阳山强上升区(Ⅲ-1)、柳叶湖—目平湖中度上升区(Ⅲ-2)和赤山强上升区(Ⅲ-3);(Ⅳ)岳阳—湘阴上升区;(Ⅴ)澧县—监利断裂带以北沉降区。
洞庭湖盆断裂构造对河湖的发育和演化产生很大影响。钱粮湖─刘家湖断裂东盘下降,对断裂附近及其以东的堤垸构成湖进威胁。南洞庭湖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地块从北至南掀斜沉降,湖泊南移威胁南岸堤垸。澧县─长沙断裂的南西盘上升,在南西侧,湖泊发展趋势是萎缩消亡。澧县─广兴洲东西向构造带的临澧─华容上升带,将成为阻挡荆江向南分流的重要屏障,对改变洞庭湖地区的水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图12-3 中更新世—全新世洞庭湖区变迁图
表12-4 洞庭湖区围垦情况细表
图12-4 江汉消汪平原—洞庭湖区变迁系列图
12.6.4 多时相卫星遥感调查资料对洞庭湖区地壳沉降的研究
对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学术界取得了共识。而对洞庭湖的构造沉降,尽管从地质学的角度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说明,但仍然存在着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沉降量很小,一年不到一个厘米,一般难以为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目前用于测量构造沉降幅度的方法主要是大地水准重复测量,这种方法不仅只能进行点上测量,而且难以反映目标地区的区域沉降或上升状况,因此需要较长的监测周期。事实上迄今为止,学术界仍未获得足以证明洞庭湖构造沉降的证据。研究表明,利用多时相卫星数据进行泥沙淤积遥感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能够较好的反映洞庭湖区构造沉降状况。
(一)洲土面积统计
如前所述,通过对洞庭湖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18 个时相的卫星图像进行系统的遥感解译,并进行湖盆面积量算与不同水位条件下洲土出露面积量算,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及三湖合计的湖盆面积与洲土面积统计列入表12-5及表12-6。
表12-5 20世纪70年代 MSS卫星图像量算的洞庭湖洲土面积
(二)不同水位高程下的泥沙淤积特征
一般情况下,对洞庭湖而言,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其持续时间是有限的,而洞庭湖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平水期。洞庭湖的泥沙系长江“三口”与“四水”携带而来,由于洪水期长和枯水期时间相对短暂,来水有限,故泥沙来量相对较少。而在平水期,由于时间持续较长,来水较多,携带的泥沙也相对较多。因此,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总是有规律地大部分分布在平水期水位高程。
如果洞庭湖总体处于构造沉降过程中,那么,在平水期,由于泥沙淤积速率较大,地壳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的可能性也较大,洲土的标高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的增高,同水位时洲土出露面积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相反,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由于泥沙淤积速率相对较小,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的可能性较大,故洲土的标高可能由于地壳的沉降而降低,同水位时洲土出露面积也将相应变小。
表12-6 20世纪90年代 TM卫星图像量算的洞庭湖洲土面积
综上所述,无论是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还是目平湖,只有在一定的高程区域时,90年代的洲滩面积才比70年代的大,而当水位高程大于或小于某一数值时,90年代的洲滩面积会反而比70年代的小。
(三)水位高程、洲土面积与地壳沉降的关系分析
根据表12-5及表12-6数据,以鹿角、杨柳塘、小河嘴、城陵矶等 4 个水文观测监测的水位分别代表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及全洞庭湖的水位,以横坐标为洲土面积,纵坐标为水位高程,在同一个坐标系作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等三湖20 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见图12-5、图12-6及图12-7。图中两条曲线上同一高程的横坐标相减,代表该水位时的洲土扩展面积或减少面积。
从图12-5可以看出,70年代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和90年代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分别在水位为 25.55 m和 27.90 m时形成两个交点,其对应的洲土面积分别为377 km2 和682 km2。两个交点之间形成封闭的区间,其两端为开口的区域。70 年代和 90年代两个时段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没有重合,其原因是泥沙淤积与构造沉降等影响,使得即使水位相同,不同时段的洲土面积也不同。如图 12-5 所示,对中部封闭区间和两端开口区域分别作平行于横轴的三条平行线AA′、BB′和 CC′。线段 BB′代表的水位是27 m,这一水位标高在70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420 km2 ,在90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485 km2 ,亦即在27 m水位标高时90 年代的洲土面积大于 70 年代的洲土面积 65 km2。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泥沙淤积速度大于地壳沉降速度。同样的,在水位25.55 m至27.90 m的两曲线封闭区间中,在任意水位条件下均具有这一特征。因此,对东洞庭湖而言,在水位标高为25.55 m至27.90 m之间,泥沙淤积速度大于地壳沉降速度。线段 AA′代表的水位是29.10m,这一水位标高在70 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330 km2,在90 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225km2,亦即在29.10 m水位标高时90 年代的洲土面积不仅没有比70年代的洲土面积大,反而比70年代的洲土面积还小105 km2。一般情况下,洞庭湖不断的接受着“四水”与“四口”的泥沙淤积,如果没有地壳沉降的影响,90 年代的洲土面积一定大于70年代的洲土面积。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地壳的沉降,而且只有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时才出现这一结果。分析线段 CC′反映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可以得出与线段AA′同样的结论,即当东洞庭湖水位小于25.55 m时,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
图12-5 东洞庭湖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关系
图12-6 南洞庭湖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关系
图12-7 目平湖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关系
图12-6与图12-7分别是南洞庭湖与目平湖洲土面积—水位关系图。分析图12-6及图12-7可知:当南洞庭湖水位大于29.70 m或者小于28.00 m时,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水位介于28.00 m与29.70 m之间时,地壳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当目平湖水位大于31.05 m或者小于 28.65 m 时,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水位介于28.65 m与31.05 m之间时,地壳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
泥沙淤积是近代洞庭湖演化过程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因素,它使洞庭湖急剧萎缩。但淤积量沿时程明显呈减少趋势,1956~1995年年均减少232万m3。按此递减率推算,在不考虑构造沉降的前提下,在2015年后较长时期内,洞庭湖湖容在现有边界范围内可能稳定在160~165亿m3之间。洞庭湖盆一方面不断接受大量的泥沙淤积,另一方面由于新构造运动又在不断的沉降。首先,重复大地水准测量和不同年代的湖底地形图比较表明,其沉降速率为5.00~31.3 mm/a。其次,现代考古研究表明,全新世早期(8500年前)以来大量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和湖积物一起构成了近代或现代沉积层位,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物,现已沉埋于地下或水下。另外,前述多时相卫星遥感调查的洲土变化规律,也充分的证明洞庭湖区确实正处于地壳沉降中。
综上所述,洞庭湖区泥沙淤积与地壳沉降关系具如下特点:
(1)受长江“三口”与湘资沅澧“四水”来水来沙影响,洞庭湖泥沙淤积具有明显的标高分带特征。东洞庭湖主要泥沙淤积带水位标高为25.55~27.90 m,南洞庭湖为28.00~29.70 m,目平湖为28.65~31.05 m。除此以外的其它水位高程,泥沙淤积相对较少。
(2)通过对不同水位高程下20世纪70年代与90年代洲土分布面积比较,发现只有在平水期水位时洲土面积才增大,在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时洲土面积都在变小。
(3)根据水位高程、泥沙淤积及地壳的沉降关系分析,洞庭湖区总体上处于构造沉降过程中。平水期水位时泥沙淤积速率大于地壳沉降速率,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时泥沙淤积速率小于地壳沉降速率。
(4)研究表明,洞庭湖区现代正处于不断沉降过程中。如果“三口”与“四水”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洞庭湖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还会逐渐扩大,湖盆也会逐渐加深。
12.6.5 堤防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区发展演化趋势的影响
洞庭湖是一个浅碟形的调蓄湖泊,湖水自然活动的范围广,季节变化大。人类占据湖水部分活动空间,必须用大堤来挡住湖水的入侵,这就改变了湖泊演化的条件。对被大堤围起来的湖泊而言,水沙相对集中,淤积作用增强,从而加速湖泊的衰亡。对围垸而言,没有适当的泥沙淤积来补偿地面的沉降,造成垸老田低,内涝内渍严重、地下水位抬升、潜育化、沼泽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外湖水患频繁威胁,当生存条件恶化到一定程度后,围垸已得不偿失,最终被迫退垸还湖。所以未来洞庭湖的缩扩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活动和堤防工程的进退。
B. 洞庭湖除了蓄水能力弱化之外,还遭遇哪些困境
第1个就是洞庭湖的调蓄能力已经在逐年的减弱了,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从1956年到2019年这个时间,洞庭湖里面淤积的泥沙,大概已经达到了52亿吨,由于这些泥沙的淤积导致洞庭湖蓄水的能力在逐年的减弱,每年可以蓄水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大概可以蓄1,3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现在最多也只能蓄水479亿立方米了,已经减少了1/3,而在汛期的时候流量降低的更少了,在以前最高的时候可以泄掉洪峰的40%,而现在只能泄掉25%左右的流量了,以前洞庭湖被称作是长江之肾,但是现在它的分洪功能已经减弱的非常明显了。
第4个困境就是产业发展不太理想,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上,洞毕笑庭湖主要就是靠养殖一些动物来维持生计的,但是现在洞庭湖的水质变得很差,水量也在减少,这就导致传统的一些养殖农户没办法再继续发展了。
C. 江西明明拥有一系列顶级旅游景点,为何存在感一直不强
说起旅游省份,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云南,四川,西藏等。有一个省份明明有一系列的顶级旅游景点,却存在感一直不强。这个不温不火的旅游省份就是江西。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宣传不到位,江西的旅游宣传很低,甚至忽略不计。总之拥有一系列顶级旅游景点却没有发展起来,这是江西自己的原因。
D. 东洞庭湖的发展状况
鹤鹬由于湖泊萎缩、过度捕捞和湖水污染严重,导致洞庭湖调节江湖洪水能力下降、湖内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湿地动植物资源利用状况也令人担忧。恢复洞庭湖调节长江中游地区江湖洪水功能,保障长江中下游沿江防洪安全;加强湖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推进洞庭湖区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科学界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已成为国际有关组织普遍关心的问题。
根据科学考察,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记录到鱼类12目23科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二级保护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鸟类13目50科306种,其中:国家互助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小白额雁等37种.国际协约指定保护的有59种.两栖类、腹足类、软体类、瓣鳃类等动物6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暨豚,三级保护的有江豚.区内有植物115科159属118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31种。东洞庭湖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被誉为“长江中游的明珠”。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这里栖息的雁、鸭等水鸟达数百万羽,是鸟类的天堂和乐园。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环境描述
1.湿地名称: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2.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时间:1992年7月31日。
3.地理坐标:28°59′-29°38′N,112°43′-113°15′E。
4.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北部,距长沙市北部110km。
5.面积:190000ha。
6.湿地类型:INLANDWETLANDS第(5)款。
7.海拔高度:30-35m。
8.湿地描述:东洞庭湖是一个大湖泊型宽阔河道,它承纳长江中上游和湖南的湘、资、沅、澧4条江河水量。湖泊的周围是广阔的沼泽和平原。
9.地理环境描述:东洞庭湖是洞庭湖湖系中最大的湖泊,年平均过湖水量达3126亿立方米。常年湖容量178亿立方米,水深4-22m,最大水位落差为17。76m,ph6.8-8.6。它的地貌呈沟港纵横的湿地景观。土壤为湖沼土和河沼土。年平均气温为17℃,年平均温度17.5℃,总降水量1200-1330mm,无霜期258-275天。
10.生态描述:该湖有丰富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记录到131种水生植物,隶属40科,75属。常见的沉水植物包括苔草、黑藻、浮水植物有莲、芡和浮萍;挺水植物有水烛和芦苇等。湿地周围是稻田和其他农作物。 1.土地所有:土地和水域归国家所有。
(1)保护区:有土地和水域管辖权67500ha;其他124600ha的管辖权有保护区和其他单位共同所有。
(2)周围地区:城镇、农田和林业用地。
2.已采取保护的措施:①当地市政府1988年颁布管理保护区的通告;②1984年以来的保护区内禁止狩猎;③每年有严格的捕鱼期、捕鱼方式和捕鱼作次;④每年4月第一周开展“爱鸟周”和定每年10月为“护鹤月”;⑤保护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有关单位共同组成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联合保护管理委员会。
3.土地利用情况:人为的主要活动:
(1)保护区:自然保护活动;科学研究;旅游活动;渔业生产活动(季节性);防洪等。
(2)周围或区域范围:城镇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家禽饲养等。
4.干扰、磨备茄威胁,包括土地利用的变化和主要开发项目:
(1)在保护区:无。
(2)周围或区域范围:周围部分地区的工业污染;人口增加的压力;农业开发项目和风景区建设。
5.水文和自然价值:该湖泊和湿地起着巨大的自然贮水库的作用,在控制长江流域和洞庭湖瞎察周围夏季洪水期的水位起着关键作用。该湖还湖南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6.社会和文化价值:该地区周围是湖南省重要的农滚清业生产地区,水稻和其他农作物是农业的主要经济收入。毗邻湖泊的岳阳市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7.着名的动物种群:该地是迁徙水禽及其重要的越冬地,主要水禽种群有:雁类、白头鹤、灰鹤、黑鹳和11种鸭类。哺乳动物白鳍豚、江豚时常出现在东洞庭湖的湖面上,湖泊中有20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如中华鲟、白鲟等。
8.着名的植物科群落:湿地植被以杨柳科、蝶恋花形花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眼子菜科、睡莲为主的植物群落构成。
9.科研活动:正在开展雁鸭类数量调查。
10.保护宣传:每年举行“爱鸟周”和“护鹤月”活动,并利用广播、电视、图片和大型广告牌宣传保护水禽和湿地的重要性。
11.娱乐和旅游活动:许多游客夏季到保护区范围内的君山风景名胜区游览。另外每年举办国际龙舟比赛;11月至翌年3月是冬季观鸟的季节。
12.管理单位:东洞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13.管辖上级:湖南省林业厅。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
反嘴鹬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面推动洞庭湖综合治理和管理升级, 编制洞庭湖湿地科学保护与发展规划,完善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突出两个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建设两个重点。组织力量按项目要求高标准完成湿地恢复项目和机关基础建设等重点工作;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文化节,全力重点打造中国观鸟之都生态品牌,逐步发展生态产业。 优化财务制度等各项机关管理制度,优化并制订巡护监测和科研项目标准化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落实封闭管理区的各项基础管理措施,并逐步推广到其它管理区域。借助落实人大、政协提(议)案和政府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来促进东洞庭湖保护管理全面升级,借助科研监测规程出台来指导规范科研、巡护体系建设,借助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借助洞庭湖生态保护专项基金的成立和市场运作以拓展保护资金来源渠道。在2007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以宣传教育、社区共管、基础建设、项目引进、对外交流、科研监测、生态旅游以及队伍建设工程为核心工作的八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与过度捕捞有关。过度捕捞已经耗尽商业鱼类资源,也威胁到稀有鱼类种群和长江白稽豚。捕鱼行为干扰了越冬鸟种群。土地及资源利用也存在冲突。非法狩猎和偷猎,特别是冬季对野禽的投毒也时有发生。 1)、上游农业开发导致了高的淤积速度
2)、与造纸业和纺织业相关的工业污染。流域内10个左右的大型工厂有污水处理设备,但较小的工厂则没有
3)、不协调的土地利用规划
4)、由于淤积全流域芦苇地大规模扩散,替换了对越冬水禽很重要的湿草甸、沼泽地、滩涂地和浅水区
为解决长江上游流域的这些问题,一系列的大型项目正在进行之中。主要包括:
1)、国家环保总局项目,解决污染物排入主河道问题和工厂的低环保标准问题。
2)、荷兰政府资助的减缓洪水项目(MILIEV,1996-2010年),旨在清理灌溉沟渠,清除淤积增加湖盆的容量,重新加固河堤以抵御20年一遇洪水。
3)、保护工程项目(第二期:1998-2010年),和MILIEV项目类似,在西洞庭湖和灌溉沟渠进行大型的清淤项目。
4)、中国政府项目,《洞庭湖自然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于湖盆内农业开发,并为改进环境保护及控制小型工业污染而作出规定。
5)、中德合作造林项目,1998-2002年。
6)、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合作项目-《长江造林项目》(1990-2010年),期限为10年,旨在减少流入洞庭湖的四条主要河流集水区的土壤侵蚀。项目的目的是要把每年3400万立方米的淤积量减少50%。
7)、世界银行林业保护与发展项目(1994-2000年)
8)、世界银行造林与减贫项目(1998-2004年)
9)、湖南省林业厅造林项目(1990-2000年) 1)、加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基础设施,提高人员能力
2)、在东洞庭湖及其它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
尽管已经开展这些活动,洞庭湖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努力还不足以保护其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因为它也存在其它各点都有的障碍。 夜鹭洞庭湖湿地入侵物种约11种,其中有5种列入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至2002年,洞庭湖湿地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11种,包括入侵植物水葫芦、空心莲子草、豚草、意大利杨、美国黑杨;入侵动物有克氏原螯虾、白蚁、蔗扁蛾、湿地松粉蚧、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等。克氏原螯虾自进入洞庭湖后,对洞庭湖大堤、沟、渠、田埂、土体造成破坏,造成河堤滑坡、沟渠淤塞、土壤肥力下降,同时因其取食水生作物而使农作物受损。水葫芦和欧美杨的引入也对洞庭湖的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湖区水网地带疯长的水葫芦使水体富营养化,同时由于大面积覆盖水面,还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并堵塞航道,影响水运。湖区大量引种意大利杨、美国黑杨,这两种耐水速生的杨树品种已使洞庭湖许多地区出现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化,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很容易导致洞庭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化,破坏湖泊的自然演替。
E. 洞庭湖水位回升了吗,现在能不能去旅游
洞庭湖的水位最近出现了回升的趋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位,暂时不建议前往旅游。
F. 洞林湖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1.首先,荥阳和洞林湖不是一个概念,洞林湖严格来说和新密二七侯寨是一个概念。洞林湖片区属于荥阳,根据郑州未来的发展状况,在不久的将来荥阳肯定会被划成区。所以,洞林湖就成了郑州的了。
2.其次,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工程投资估算约29735万元,所需建设资金由郑州市政府和荥阳市政府解决。
洞林湖片区发展潜力还是挺大的,新田美爵酒店、丹尼斯商超均已正式营盯伏业,耀莱成龙影城也即将开业。奥特莱斯现已开工建设,地铁6号线也已开孔勘测,新田城规划有三个站点。
3.最后,近期荥阳市贾峪镇发布的约1179亩新控规,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到贾峪镇区(也即洞林湖片区)的发展情况。相信在这次疫情之后,洞林湖片区乃至荥阳也将迎来更好的建设发展机遇。
洞林湖又名寺河,位于荥阳市区东南16公里,新密市区东北25公袭则培里,郑州市区西南20公里的“金三角”地带,郑州环城高速公路,301路公拍唯交车直达该园,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40公里。
洞林湖历史文化厚重。境内的洞林寺建于东汉末年,距今1800年的历史,与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登封少林寺合称中原四大寺院,洞林三景,白玉佛、洞林晚钟、楚金炉更是享誉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