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人旅游需求主要分布在哪几个阶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因为满足了很多人逃离当下的魅惑,一度引爆中国人的网络和微信朋友圈!随着近年在国内外的中国游客数字频繁刷新,各种与中国有关的旅游场景和相关新闻生生把“中国游客”四个字推送成了褒贬不一的网络热词!中国人的旅游现状究竟如何?近年游客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方式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过去国人习以为常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停车尿尿”的旅游方式今天有了哪些不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精神诉求有何变化?和互联网同步生长的90后新人类与小时候有饥馁记忆的父母爷爷辈对旅游的评价和诉求又有何不同?
“我们已经几乎快成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王国了,我们会玩儿吗?真的会玩儿吗?”着名媒体人白岩松的文艺范追问不是我们的重点,今天我们要踏上的数据之旅,是由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发布的“智慧信息大数据”系列之八——《旅游不是Play——中国人旅游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揭示在旅游大热的今天,国人旅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旅途中的行为方式和选择偏好、旅游后的感受与评价等相关情况。
本报告将大数据挖掘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统计结果绘制成可视化图形,并形成三个分报告:
数说旅游——2016年国庆节旅游指数调查报告
民调报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旅游新生代——90后群体分析
数据报告结果显示:
不事生产不事研发,中国人到处走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迄今为止创造的财富已超乎你想象——到2015年底,整个旅游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超过了与民生领域关联最高的教育、银行和汽车产业。高达1.2亿人次的中国出境游让中国人在数字上又“雄居世界第一”并在全球许多国家刮起“中国旋风”,在地缘上接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2015年和2016年国庆境外游热点外,远一些的如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旅游热度也增长迅猛,成为了2016年度十一黄金周期间第3和第6热门的境外游目的地。
根据我们对搜狗、微信搜索今年国庆旅游关键词绘制的情绪指数图,可以看出: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年,中国民众大多数仍是“食色”动物,美食、美景成为今年国庆节期间人们最为关注的关键词,而让人们产生负面情绪和焦虑的,也不过是“台风、加班、景区破坏”等的影响,小Case,对一到假期就蠢蠢欲动的上亿中国人而言,这些都不算个事。
在旅游目的和心理诉求上,人们体现出了承压现代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典型“代偿”需求:选择休闲度假和解脱疲惫的多,选择自然风光而非名胜古迹的多。
年龄层次对人们的选择也有影响:工作生活压力大的青壮年出游主要是为了休闲和“解脱疲惫身心”,还没正式步入职场的00后旅游的最大心理诉求是“拥有值得分享的经历”,盼望旅游可以带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的“炫耀感”和“新奇感”。
旅游也有城乡差别。数据结果显示:城里人旅游倾向真的“休闲”,乡镇人很多是为了满足“看世界”的需要;中等收入者出游是为解除疲劳,高收入人群则更诉诸情感联络,希望通过旅游来“享受和亲友旅游的感觉”,家庭年收入较低者要求则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旅游来“炫”一下,以期获得“值得分享”的经历。事实上,收入水平也决定人们的旅游频次和旅游消费、食宿价位等的选择。从数字来看,虽然酒店住宿仍是主流,但近年民宿开始远超青旅游,成为国内新流行起来的热门选择,而且对民宿的青睐具有普遍性,并不受游客的收入高低影响。
对旅游细节的偏好也有性别差异。比如女性更小资,偏爱“感受当地文化”,更爱拍照,与男性比,更像一个分享狂人,更追求纪念价值等等。而男性游客则更爱开车、冒险,更爱野游,也更有精力。女性则比男性更倾向于静态旅游、边打工边旅游和一边做志愿者一边旅游。在自助游和自驾游方面则无分男女,成为出游的热门新选择。
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选择近来则出现一些新趋势: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受访者,选择享受私人订制服务的旅游的占比就越大。家庭年收入越低的受访者,选择边做志愿者边旅游和边打工边旅游方式的占比则越大。
本次报告对90后人群样本也做了专门的分析,数据结果显示:90后偏爱自然风光多于名胜古迹,这个年龄段人群因为暂时还没有经济压力,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欲,而且对自己亲身体验的旅游场景、评价和情感喜欢分享到自己的好友圈,边游边“晒”成为90后旅途中的主流行为。与长一点的人喜欢成群结队旅游不同,超过半数的90后受访者选择自助游,并且喜欢独自旅游,与上一代的人比,90后更体现出“我的主张我做主”,是一个追求“真自由”和身心独立的新新人群。
从本次发布的数据报告结果来看,不管社会怎么变化,科技进步如何一年一个样,人性的进化很慢,千年难变,在旅游的最本质需求方面,在旅游行为和心理满足方面,亦是如是。
Ⅱ 当今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行
在主要出行方式中,大部分人选择了私家车和公交车,人数分别占36%和35%。另有15%的人经常乘坐出租车(他们认为,这种出行方式省去了油钱,保养维修费用,很实际。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情况一:经济实力允许出行舒服一点,但还不足以买私家车并加油维修;情况二:经济实力足够,或有车不开,淡泊名利,无需用车来显示地位,或无此类方面的工作需要),9%的人经常乘坐地铁,而经常骑自行车的人仅占4%。超过半数的人选择自己主要搭乘的交通工具的原因是方便。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深圳两地选择乘坐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居多,而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都认为私家车舒适且随意性强。可见,在生活日益忙碌的今天,中国中产阶级更愿意选择快捷方便的代步工具。多于三分之一的中产以车代步,说明了经济实力,同时反映出当下社会越来越将私家车作为必需品,甚至有些从众、或攀比心理。但考虑到在交通工具上的花费,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这一点在购买汽车或已有购车计划一题中也能看出,30%的中产阶级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价位,可见经济因素还是占主要地位;考虑外形和性能的各占25%,前者说明其有一定品味要求(根据经济条件相应选择),后者则显示出务实的态度;考虑品牌的人数占20%。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产阶级在买车时比较务实。而伴随着中国中产阶级日益增长的财富积累,不少人也越来越看中能显示自己社会地位的汽车品牌。
2、衣
在购买服装、饰品时,66%的中产阶级认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和穿衣标准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另有14%和16%的中产阶级最看重品牌和实用性。可以看出中国中产阶级有一定的审美要求,购买衣饰时也比较讲求实际,注重显示个人社会地位和形象,而价格相对来说成为他们的次要考虑因素。16%这个数字与买车中20%相比,反映出在品牌因素的考虑方面,中产还是比较理性务实实际的,毕竟车属于耐用品,衣服实用期短,且因潮流、个人品味变化而更换频率快;另外,66%风格这个数字非常说明问题,4%选价位也很说明问题,中产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衣着方面的考虑有了不小的变化,(200元一件T -shirt以前来讲根本不可接受)尽管选项有一定的相对性,但仍反映出中产们消费观念的进步,审美品位的提高,和对个人形象及个人特色的重视。
在本次调查中,47%的中产阶级在修饰仪容方面(包括服饰、化妆品、美容等)的花销占年收入比的10%到20%,34%的中产花销收入的5%到10%,而有17%的人则花费了总收入的20% —50%。在修饰仪容方面的花销与个人工资与福利相关,因此地域间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中国中产阶级重视个人形象,愿意在修饰仪容方面多花费。然而中国中产阶级也比较务实,不会奢侈消费,所以大多数人在这方面的消费比例控制在20%以内。
3、食
在外出就餐时,中国中产阶级最关注的是餐馆的是食品卫生、菜肴风味、店内装潢及就餐环境,人数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9%、80%和63%。此外,有55%的受访者十分关注服务质量。可见中国中产阶级对饮食有较高要求,不仅关注菜肴质量,也重视环境和服务等因素。但最关注的还是菜肴风味,食品卫生竟然屈居第二,令笔者惊讶。相比之下,价位、口碑等因素在他们的次要考虑范围内。
4、住
39%的中产阶级对住房的装修、家具及日常物品摆放方面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偶尔会对家居装饰作出调整,增添新鲜元素。并且有27%的人非常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心情布置家里,无论多忙都会在这方面花些心思。调查显示,中国中产阶级注重生活的品质和情趣,对居家环境有一定美化要求,但他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31%的中产阶级只把握主题风格,但平日里没有兴趣或精力布置。可见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工作较忙,无法在家居方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5、阅读
在阅读报纸、书籍、杂志及网络读物时,中国中产阶级最关注的话题和文章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政治民生信息(64%)、经济资讯(57%)、各类社会问题评论及深度分析(57%),体育、娱乐类新闻(52%),人数均超过被调查总数的一半。另有42%的中产阶级关注时尚讯息或时尚杂志。在被调查人群中,私企职员和个体户更关注经济资讯,年纪在20-30岁间的中产阶级喜欢看时尚娱乐信息。由此可见中国中产阶级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关注整个社会的环境,有参与管理的愿望。此外,中国中产阶级懂得在工作和娱乐之间进行自我调节,精神状态良好。可见中产们还是最关注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愿意根据政策、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向、作出相应的有利于自身和家庭发展的改变,也体现了中产对于政治生活逐渐开始关注。经济资讯于社会问题深度分析两项百分比持平,可见经济活动仍是中产阶级的主要活动,同时,中产普遍还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勤于思考、愿意想向深层次探究问题的本质。(原作者:孙曦瞳 徐 鼎 鲁 佳)在观看电影的渠道一题中,41%的中产阶级选择在网络上观看电影,另有33%的中产阶级选择在家看电视或影碟。据此调查结果可见,中国中产阶级工作生活比较忙碌,休闲娱乐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可自由安排且容易获取的渠道来观看电影。但20-30岁之间的中产阶级多选择到一般价位或有较高视、听、触觉水准的电影院观看电影,这说明年轻的中产阶级对电影的播放效果有较高要求,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到电影
院观看电影。
6、体育、娱乐活动
43%的中产阶级对健身或进行体育运动无特殊要求,只需有简单户外运动器械即可。也有39%的中产阶级愿意定期去健身房、羽毛球馆、网球馆等运动场所进行体育锻炼。从年龄层上看,年轻些的中国中产阶级对运动场和器材有较高要求,对体育锻炼有规划,而年纪大些的中产阶级更选择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从职业上看,乡镇企业家和个体户会出于社交目的而选择高端运动项目,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则较少选择此项。
在休闲娱乐方面(包括在家和在各类娱乐场所),有39%的中场阶级拥有一定时间,能在工作压力与调整放松之间找到平衡,另有35%的中产阶级花费的总体时间比较少,只是偶尔娱乐。可见中国中产阶级拥有一定的娱乐生活,但由于工作压力,进行娱乐活动的时间还是较少的。
有54%的中产阶级每年出外旅游一次,另有24%的中产阶级两到四年外出游玩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产阶级外出旅行的频率不高,还不是非常“有闲”的阶级,这可能与中国中产阶级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有关。可是他们对假日休闲还是有一定要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忘记外出旅行,扩展视野。超过半数的人每年都有外出旅游的安排,无论与上个时代的人们生活比较,还是与中国社会较低的阶层比较,都是越来越突出的特点,因为不仅要有经济作为基础,在思想观念上也要有这种意识。
65%的中产阶级有听音乐会、演唱会、观看话剧等的经验。而且在越发达的城市,听过听音乐会、演唱会、观看话剧的人就越多。其中,28%的人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24%的人是为了开拓视野和消遣,13%的人则是出于社交需要,如果生意圈或生活圈的朋友都去,而自己不去,容易与所依附的社会环境脱节。可见中国中产阶级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情趣,不会过多受周围环境影响而跟风。他们欣赏表演艺术的原因多半是出于个人兴趣,希望在消遣的同时也能开拓视野,提高品位。同时也不可忽视为了交际而进行的此类活动的确存在,且占有一定的比例。
7、社会交往及闲暇时间利用
54%的中产阶级做事情时会有一定的时间观念,32%的中产阶级有清晰地时间计划,几乎会严格遵守。只有13%的人则不太在意时间的安排。从职业上看,企业家和个体户大多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中产阶级较有时间观念,这与他们的处世观、工作压力及进取心分不开。在迁就别人时间方面,65%的中产阶级偶尔迁就他人的时间,并保持在合理范围捏,也有22%的中产阶级经常迁就他人的时间。可见中国中产阶级有自己的时间观念,也会在保持自己原则性的基础上尊重和配合他人的时间,但不会过分迁就。
高达62%的中产阶级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影响较小,另有21%的中产阶级认为影响适中。只有9%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容易受别人的看法影响。可见中国中产阶级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同时也说明中产们由于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经济基础、教育背景及品位,所以有一定的自信,受他人影响较小。
在与人交往时,有59%的中产阶级经常使用委婉语,有26%的中产阶级很少使用委婉语。调查发现,年龄越小组使用越多,可能与辈份、所受教育有关。年龄越小越多用敬语,而委婉语中很多是敬语。此外,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年龄稍大者,把委婉语当作客气或礼貌言谈举止的一部分。中产阶级出于自身修养或生活、工作需要,经常使用委婉语的人比例占了大部分。一方面,他们出于工作生活压力,不能像属于更高社会阶层人群那样不使用委婉语,(不排除,中产阶级用委婉语是问了表示礼貌的可能,也不排除部分人群是由于素质低下,未受足够文明教育所致);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地位,所以也不是总使用委婉语,如像服务行业初级职员那样。
Ⅲ 为什么现在有一些人拿着2000块钱工资,经常到处去旅游
这是事实,我身边就有很多月薪3000元左右的同事,特别是女同事经常去省外游、国外游,不用她们告诉我,我光看她们朋友圈就一清二楚了,因为这些人特别喜欢在朋友圈晒图,有晒 旅游 照亏带片,有晒 美食 照片,总之各种的晒,而有一部分同事虽然拿着2万左右每月的高薪,但在 旅游 这件事上却远比不上她们,为什么呢?
我总结出了两点主要原因。
第一,他她们家庭条件很优越,上班只是打发时间,只是顺带赚点零花钱而已。就拿我上家公司的同事来说,这家公司大多数都是女生,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本省本城的人,给我感觉,她们打工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打发时间,她们普遍拿着3000元左右的月薪,但几乎每人都开一辆 汽车 上下班,他们的车也不算便宜那种,基本上十来万的车,也有一小部分二十至三十万的车,而且,据我观察,她们每年至少有一次省外游、一次国外游,而周边城市游则每年都不计其数,基本上每周周末不是在外面 旅游 就是在外面找 美食 吃,我帮她们算了一笔账,这里面绝大部分人的工资也仅仅够她们自己花,绝对没有存款,我那时候一度觉得很费解,后来,跟一个本地的司机大叔在聊天中得到答案,原来这地方很多的本地人都不是靠打工赚钱的,而是靠卖地、靠拆迁发家致富的,他她们很多人家中都有四、五层的自建房,自判空塌己住一层,其余的出租,家里一般都有2-3辆车,那司机大叔还透露到,他她们很多家庭光靠卖地就拿到三五百万,多的上千万,还有一些每年拿分红,很多人每个人头每年就拿到二、三十万,像这样的卖地收入水平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他她们发家致富靠的不是工作,也不是做企业,而是靠卖地拿钱,所以,这边但凡家里有点地的,其家庭环境一定不会差。
第二,他她们普遍比较年轻,消费观不一样。我们70后、80后这一代,算是吃过苦的人,懂得生活不易,知道节俭,知道学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哪怕事业上混出了点模样,但在消费方面还是保守到不能再保守,平时买件几十块的东西都要上某宝,都要货比三家,可这些90后,特别是90后的女孩子,她们是真正用富养长大的,根本不知道要节约、要存钱,花钱眼都不眨一下。我打听到很多工厂里的90后员工,才入职干了一个星期就找公司预支工资,说公司如果不预支就没钱开饭了,因为上家公司的工资早就花完了,这种行为放在我们70后、80后是不可思议的,我曾试过,为了逼自己每月存一定数额的钱,在离职换新公司出现收入断档时,那一、两个月我试过每天早晚饭都是买一个最便宜的面包来代替,依我看来,现在的90后,特别是90后女孩子,其消费观是不可思议的。
以上两大原因,我认为就是他她们虽然拿着月薪2000的工资,却到处经常去 旅游 的主要原因,大家又是怎么认为呢?欢迎与我交流!
旅游 是一种生活态度,但跟钱多钱少还是正相关的。
首先,拿着2000块钱工资,还能经常到处去 旅游 ,如果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想做到这样其实是挺难的。
有关经济来源,并掘圆非仅仅是表面上的工资那么简单:
之一,父母比较有钱,可以做后援。比较明显的是,现在一些大城市房价水平还是很高的,要想买房并不容易,一些年轻人仅凭工资收入完全是买不起房子的,但是他们买了,不少是家里支持了。 旅游 也是样,相较房子的压力来说,支持点 旅游 的经费,就相对容易了。
之二,已组成家庭了,虽然一些人拿着2000块的工资,但也许家里的另一半蛮有钱的,从家庭的整体收入看,还是比较宽裕的。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经常出去 旅游 也不奇怪。
之三,有些业余的特长,也就是通常说的“斜杠青年”,可以身兼多职,你看到的只是他或她经济能力的一面。移动互联网时代,身兼多职完全是有可能的。比如你能炒股或炒房,比如你能做网红,比如你能兼职会计,等等,总之,想象空间很大。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只能书说简段。
旅游 即意味着交通、住宿与门票等成本的产生,所以没有什么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 旅游 不仅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也带来了眼界的开阔。“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能引起那么多的共鸣,显然这是一个有较多共性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广众的,而非窄众的。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自然也应当包括每年腾出点时间出去走走。天高地远,鱼跃平湖 ,马跃崎岖,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只要有想法在,有走一走的冲动在,钱或许真不是问题。
从2018年全国社平工资来看,各省市的最低工资线已经上调到1500块以上,北上广深超过2000块。2000块的月薪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低收入,也就刚过最低保障线。每月仅有2000元收入的人,生活必然很拮据,有空闲时间肯定都想着多做一点挣钱,哪会到处 旅游 呢? 那些每月只有2000块工资还经常到处 旅游 的人,肯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来支撑他们 旅游 的花销。他们不是副业挣钱多,就是有一对慈爱的父母,愿意为他们的旅行买单。
前几年“穷游”热的时候,很多人中了穷游大V的毒,想要效仿他们过那种“在路上”的潇洒生活。虽然我挣得少,但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在路上”的生活一定潇洒吗? 的确有一部分人攒了一点钱就去 旅游 ,一年中有一半多的时间都在旅途中。他们靠什么支撑旅行的花销呢?有些穷游达人宣称自己家庭条件一般,自己 旅游 的钱都是靠写稿或者是路上打零工赚的。 写稿、打零工这样的活收入少不稳定,还很累。真实的穷游,都是省吃俭用,吃路边摊、住青旅、和别人拼车,能省则省。这样的旅行没有体面可言。 那些整天在路上,还能晒出光鲜亮丽的游客照的旅行博主,一定有人替他们买单。 他们要不是有赞助商,就是家庭条件优越,家里出钱支持他们玩。那些能辞职开客栈、环游世界的人都是计划了很多年,实现了财务自由后才动身的。
当然,旅行绝对不是富人才有的休闲方式。收入低人群只要会规划,量入为出,也能选择到适合的 旅游 方式。 国内游的花费不多。如果提前做好规划,精打细算,找特价酒店和机票,也能省下不少钱。2000块钱月工资,平时节省一点,攒下钱一年安排一两次国内游是完全现实的。 只要符合自己的收入状况,不透支,旅行本身是一种乐趣。
如果你的现金流不足以支撑你的生活方式,如果你的收入覆盖不了你的花销,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维持很久。在这样一个一抬屁股就要花钱的时代,没有足够的收入,没法谈体面的出行。大众要擦亮眼睛,透过现象看本质。量入为出,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安排出行,这样的 旅游 才是一种享受。
首先我觉得2000块有些太夸张了,按照现在的平均收入水平,正儿八经工作怎么着也得3000左右了,其次我站在自身角度来说,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人,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我的观点。
1.我工资2000-3000块的时候也经常近途 旅游 ,因为那时候年轻,不需要赚钱养家,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在父母家里吃住,没有生活压力。这些工资可全部用来个人消费,有人喜欢买衣服,有人喜欢打 游戏 ,当然也就有人喜欢 旅游 。
2.有的人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对自由和生活有着美好向往,因为旅行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他们可以攒着工资去一个自己在梦里想要去的地方,这不失也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
3,现在自媒体发达,穷游背包客自媒体也很多,很多人受其感染,看他们出去旅行消费很低所以就盲目跟风出去穷游。
4.除了工资还有其他收入的人,有的人在工作之余可能还有兼职,兼职赚的钱可能要比工资要高的多,所有经常出去 旅游 也就不足为怪啦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还有其他的观点欢迎补充交流。
旅游 不是以工资来衡量,是以个人兴趣爱好来定。比如我身边有一位美女,它用5000元游完好多个地方,甚至到国外一游。
这位美女游的线路是,四川、蒙古、泰国、香港、澳门等地。当然从四川到蒙古的代步工具是绿皮火车,大部分吃是快食面填充肚皮,说实在的,有时候我们出去 旅游 是同同事和好姐妹一起畅游祖国的山水,趁着时间不受限的范围内去外面走走,看看中国的山水乃至国外的壮丽奇观。
拿着2000
块工资到处去 旅游 的人:一般是年轻姑娘或退休人群,1.:年轻姑娘没有任何负责,不受时间和各种条件限制,只要能出去浪浪,或和同事同学结伴而游也是一件欢快的事。2.出去 旅游 也花不了什么钱,只要不去大量购物,在路途上吃、住、尽量找便宜民宿或自带食品。花销不会太大。
3.退休老人:他们往往工资也不是高,就象题主说的那样,一个月2000块工资,也是到处 旅游 ,去年我去张家界游,在绿皮火车上碰到两位退休老人,她和我同一节硬卧车,我们相互攀谈。它来自北方,女儿在深圳工作,她女儿鼓励她夫妻俩到处 旅游 ,整个中国几乎游遍,甚至到国外游,由于好奇,我问大姐,你们的退休工资可能很高,她说不高,就2000来块,她和我讲述她们的 旅游 方式,比如到张家界游,在网上查找好较便宜的民宿,淡季出游,而且夫妻俩慢慢去游,买一张景点地图,向景区警察问好游区线路,以地图明示去游玩,因为她们有的是时间,自己游没有其它消费。所以就用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2000块钱工资
,经常到处 旅游 ,因他们对外面的山山水水有特别的渴望感,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让自己亲临体验和享受,能把大自然的美捕捉回来,编辑一个相册或写一篇记录游记,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游过的,体验过经历记载在书页上。表示曾经也游过。
到处去 旅游 :不是以工资来衡量,是兴趣的召唤,是精彩的人生,我们去外面看过了,游过了,难道有钱才能去 旅游 吗?不是!
拿着2000块钱的工资,却能到处去 旅游 ,只能说明一点:每个人的 旅游 观念和 旅游 目的都各不相同。
2000块钱的工资,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对某些人来说,恐怕连个像样的房子都不一定能租到吧。拿2000块钱的工资,估计也就只能租个稍差一点的房子住着,除了吃喝拉撒外,一个月下来基本上也差不多就是个月光族了。 旅游 ?天天想想,倒是可以的,真正能走出去的,有几个?钱会说话啊,拿什么往外走?出去坐车,要钱;在外面吃饭,要钱;晚上睡觉,还是要钱的。只要出门,就要用钱。就算是去骑行,最起码的装备还是要有的吧?2000块钱,连一辆稍微好点的自行车都买不来,怎么出去骑行?徒步,不要钱,那你就又错了。如果真拿着2000块钱工资去徒步,那下个月你吃什么喝什么?如果是有家室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2000块钱工资,估计除了吃穿零用,其它的也不敢多去想了吧。没时间想,2000块钱工资,钱再少,生活还得继续。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拿着2000块钱的工资,却能到处去 旅游 。
这样的人,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住的一般,吃的一般,也不会亏待自己,过得去就行了。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用平时节约下来的钱,有空就去到处 旅游 ,就算是去穷游,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2000块钱的工资不多,确实有些少,甚至是少的可怜,但如果有一颗想要出发的心,钱多钱少,是绊不住他们想要前进的脚步的。在他们的心里有比这2000块钱更值得让人去追求的东西……
朋友如果两个老人,每个人每个月都能领二仠元,也就是四仠元了,老两口一个月花消一仠五百元差不多就够了,还剩余二仠五佰元呢,如果老人和孩子们都有房,身体又很好,当然可以去 旅游 了玩去了,这生活也只有退休人员或经商户老人能行,真正的农民还达不到。
所以这些钱也能每月出去玩几天,多钱少无所谓,主要是玩好就行,钱多去大地方去玩,钱少去收门票少的地方去,心情好最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从我个人来说,收入也很低,一家三口平均下来也刚好2000元,因为只有我一个人上班,老婆专门管孩子学习和家里的一些事情,等于我是主外,老婆主内,分工很明确,而且每年我们都要出去 旅游 几次,基本都是自驾游,每年的 旅游 花费平均在15000元左右,吃住等等花费从来没有太计较,属于那种没有钱但不守财的人。
曾经有好几个同事私底下问我,他们两口子都上班,收入比我高一倍,但是感到压力很大,从来都不敢出去 旅游 等等,看我们一家人经常出去 旅游 很是羡慕和不解,问我是不是有其他的收入,我只能微微一笑,其实我心里明白,你就是每月收入一万,你也不会把钱花在 旅游 上,因为你把钱看得太重,感觉花掉这点钱,就少了这一部分钱,不是买房子,就是投资股票,反正就是没有一点安全感,40岁左右想着把养孙子的钱都想挣到手,反而压力很大。
个人认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要有自己的规划,我们结婚,买房,买车都是两口子自己奋斗的,没有给老人添一点负担,该挣钱的时候拼命挣钱,房子贷款还完就不想在那么劳累了,让老婆在家看孩子,我把家庭看得很重要,是放在第一位的,该吃就吃,想 旅游 随时都能走,完全是自主的,我把钱看得很淡,反正就那点工资,够花就行,有自己的主意,从不人云亦云,随大流。时刻牢记家人的身体 健康 放在第一位, 旅游 能让我们更开心,开心了身体毛病也少了,去医院的次数少了,等于也是省了不少钱。
一个人每个月只有2000元左右却还能经常 旅游 ,我认为能做到,你只要没有其他的花费,除了吃饭等等每个月能挤出500元钱,一年就有6000元钱,随便短途一个人 旅游 7到8次不成问题,主要就看你想不想完成这件事,喜欢 旅游 的人,钱和时间怎么都能挤出来,而且一起 旅游 的人越多越省钱,住宿,吃饭,车费都能平摊,吃住也不会太差。总之, 旅游 真的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看到这种题目就非常气愤,气不打一处来。难道非得将 旅游 和有钱人联系在一起?两千块钱的工资就不可以去 旅游 ? 旅游 就是为了去挥霍和显示自己的高品位生活?
在我看来,
只有在路上不断穷游和体察,欣赏过很多美景和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多姿多彩, 社会 和自然远比你的见识要宽阔、广博和厚重。
对于很多普通大众来说,经济水平一般,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旅行和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并乐此不彼了。为什么嘞?
因为旅行并不仅仅是一种足够经济水平支撑下的晒照片、晒 美食 和晒高档宾馆。多人的旅行是一种完全在路上的感觉。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假期和工作间隙,规划好自己的 旅游 行程和经济负担计划,从而在路上不断去观察和感受。那种一步就飞到 旅游 目的地,然后住进高档宾馆,在那里进行高消费。而在 旅游 地仅仅是逗留一会儿,拍几张照片,那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 旅游 ,而只是一种挥霍和有钱人的日子。
我们旅行只有不断的在路上,不断的去融入和观察某一个地方的民俗特色,文化和 历史 ,才能了解到当地的特色,从而自己内心有所感受和体悟。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行万里路说的就是旅行的意义。
旅行旅行,在我看来,更多的意义在行上。
将履行和工资收入挂钩,是一种愚蠢和缺乏现实的行为。说穷游是一种受罪和不体面,真正“ 旅游 体面”应该是内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以及品味旅行的酸甜苦辣后的深刻感悟。
很多人心态非常正确,认为自己经济水平有限,那么点薪资收入维持生活尚可,如果去旅行就显得非常奢侈。而且,那种坐火车、不断拼车,去吃路边摊和住非常便宜的旅馆或者民俗旅舍的时候,就会显得自己非常没面子了,说了不是旅行,是受罪。
说白了,有这种心态的人就真的不应该出去旅行。因为你将面子看得太重了,你出去旅行只是为了某种炫耀意义,完全将你的虚荣心膨胀得很大。
自然有钱人旅行和我们普通工薪阶层 旅游 档次和要求自然不一样,为什么我们要将有钱人的旅行要求看成是我们自己的。想一直是你就会想,真正的旅行就应该是那种不计金钱、享受高档宾馆和餐饮的服务。
这只是一种攀比和嫉妒心,人与人有可比性吗?人生与人生更没有可比性。我们要做的只有是中重自己的内心,要注重自己旅行的内心充盈,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享受和他人对你的眼光。
以此共勉。
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启发。
1、这些人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不是收入的全部,他们还有其他收入,又特别喜欢 旅游 。既然不差钱,那当然祖国的大好风光,尽情游览。世界各地的名胜风景,也有他们潇洒的身影。比如上海浦东开发拆迁时,知道有一个人,他们家拆迁了十几套房子,家里很富裕。工作只是找一个和人相处的空间,找一个消磨时间的地方。他们不缺钱,所以经常到处 旅游 ,发现世界各地不同的美。
2、有些人工资虽然很低,但是崇尚自由,喜欢 旅游 。他们拼命工作,节约攒钱。 旅游 方式可以当驴友,也可以是穷游。他们会设计合理的 旅游 线路,用最少的钱,住最便宜的旅,避开 旅游 热点,去寻找别有洞天,远离喧嚣的外界的风景,去找寻自己的快乐。只要心中有目标,即使钱少,也会去寻找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线。
3、有一些家长特别喜欢 旅游 。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为了磨练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体魄,会利用徒步,骑自行车出行,用很少的钱,一起去看风景。大人的陪伴,旅途中的惊喜,让孩子意志得到磨练,开阔了视野,同时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花钱不多,收获满满,非常值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追求的喜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没想到。为了 旅游 的喜好,为了看世界的梦想,无论有钱无钱,一样可以经常行走在风景之中。
Ⅳ 欧洲的中产家庭生活支出分配
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群体不断壮大,中产阶级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收入可以将生活提高到不错的高度。作为中产阶级的鼻祖“欧洲中产阶级”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我们来做一些了解。
16世纪左右,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经济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欧洲中产阶级新兴。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中产阶级迅速地崛起,数以亿计的低收入阶层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对于如今的社会形式而言,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渐渐向中产阶级靠拢。在生活支出分配方面,欧洲的中产家庭除了房子是最大的投资之外,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下面就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一、饮食支出
过去几年来,欧洲中产阶级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最主要的支出项目还是在食物方面,每年花在食物上的费用大约占家庭总花费的15%。
欧洲人的饮食方式被称为地中海饮食,饮食结构中包括橄榄油、坚果、红酒和瘦肉蛋白。这种饮食方式是预防慢性疾病最好的方法。同时,作为一种饮食的辅助手段,营养补充剂也在中产阶级圈里越来越流行,很多家庭都会在自己的一餐或者两餐中服用,推荐国内的朋友可以购买西班牙的BECHI,这个品牌在京东和网易考拉都有自己的官方店了,买些营养品来预防各种身体不适和保健身体。
二、教育支出
相对于中国来说,欧洲人花在教育方面的成本并不高。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免费的公办学校可以上,不收或者只收很少的学杂费。孩子成年之后可以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更加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但是中产阶级普遍对教育有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公立学校,更多中产阶级青睐于昂贵的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代表着更悠久的文化、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且商学院、建筑学院之类的多是私立学校,所以对于欧洲的中产阶级来说,教育也是家庭生活支出的一大部分。
三、旅游支出
定期外出旅游度假绝对是欧洲的中产家庭每年都不能缺少的活动之一。欧洲的福利体系相对完善,每年都有天数不少的假期,旅游的钱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也不是问题。世界那么大,可以随时出去看看。一般的欧洲家庭一年至少出国游一次,大部分家庭一年会有至少三次旅游。不少欧洲人甚至觉得旅行和度假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四、置装支出
虽然欧洲的名牌时装享誉世界,但是绝大多数欧洲中产阶级家庭都是更倾向于购买非常普通的牌子。不在衣着方面大摆排场,而是讲究舒适、得体,适合自己就好。相对于置装支出,在满足基本社交以后需求后欧洲中产阶级更想把钱花在旅游方面。
五、运动支出
调查显示,高达八成的欧洲中产阶级把健康当作人生目标之一。每个人至少都有一张健身卡或者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员卡,在休息的时候还常常进行一些骑马、登山、滑雪、潜水等运动。这些高逼格的运动绝对是欧洲中产阶级的一项重要爱好。
六、精神文化支出
欧洲的中产阶级已经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和生活品质了。大多数中产阶级晚上都去看看芭蕾舞、听听音乐会,休息日在家里喝喝红酒、品品咖啡,去画展买几幅有格调的画、学习弹钢琴、学几门小语种等等。这些都是精神文化支出的一部分。中产阶级对于精神文化的支出,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文化保持趣味的基准。
Ⅳ 五一假期人均出游4.18天,热爱出游的都是哪些人群
五一假期人均出游4.18天热,爱出游的大多都是情侣或者是有孩子的家庭。
因为现在的人压力都非常大,长时间在工作中或者在学习中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趁着五一假期出游,不仅能够缓解生活中的压力,最重要的是出去旅游也能够放松心情。
一、情侣会选择在五一出游。这次五一假期有5天的时间,所以很多情侣或者是有孩子的家庭都会选择出去游玩,情侣出去游玩的原因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约会的理由,两个人单独出去游玩的话也能够促进两个人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共同游玩,在相处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的了解彼此,所以很多情侣会选择在这个五一假期一同出去游玩。
不过情侣和有家庭的孩子因为在五一假期有时间,所以说才会选择一起出去旅游。